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 ,专业,及时,全面 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原标题:今日视点:中国外贸结构优化中育新机
■ 贾 丽
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.3万亿元 ,同比增长1.3%,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,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。
这份成绩单既有量的稳健增长——我国货物贸易出口6.13万亿元 、增长6.9% ,展现出较强韧性;又有质的显著提升——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.6%,占据外贸进出口的“半壁江山 ”,折射出中国外贸正沿着“稳规模、优结构”的发展路径坚定前行 。这份成绩单还呈现四方面积极变化:一是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;二是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;三是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;四是外贸“含新量”进一步提升。这些变化印证了我国产业链正加速向“微笑曲线 ”两端攀升,更彰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外贸领域深化推进的显著成效。
笔者认为 ,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,我国外贸可从以下三方面精准发力,打造新优势、闯出新天地 、展现新作为 。
其一 ,打好政策组合拳。各地要加快外贸“稳规模、优结构”相关配套措施落地,鼓励大型企业提升外贸平台数字化服务能力、布局海外经贸网络,构筑内外联动新支撑 ,带动中小企业探索“出口退税+信用保险+供应链金融”的集成服务模式,支持“链主+链属 ”企业抱团“出海”,以投资带贸易 、出口助“出海”;支持外贸企业在新兴市场建设更多跨境电商海外仓 ,降低“出海 ”成本,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深挖新兴市场潜能,开辟增长新蓝海。
其二 ,锻造产业链韧性 。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,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95.6%,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对技术升级的渴求。为此,各方应集中力量推进芯片、工业母机等核心关键领域的国产化进程;支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建设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;通过“链长制”推动汽车 、光伏等优势产业加速形成“国内研发+海外制造”的高质量跨国生产网络。
其三 ,培育制度型开放新优势 。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、企业、机构可以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,在数字经济、绿色贸易等领域参与世界 标准制定,借助进博会 、消博会等高端平台 ,将中国市场优势转化为规则话语权。同时,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机遇,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 ,闯出一条“以质破壁、以智突围、以韧制胜 ”的转型升级之路。
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 、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,我们有充足理由相信,中国外贸将在淬炼中实现从“规模引领”到“价值引领”的跨越 ,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助推各国共同发展,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力量。